2025年,吉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,报告期内一直牛配资,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.82亿元,同比增长7.99%;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-4.65亿元,亏损幅度较去年有所收窄,同比增长27.71%。值得注意的是,公司研发费用大幅增长86.82%,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下降25.73%。这些数据背后反映了公司怎样的经营状况和发展趋势?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。
关键财务数据解读
营收增长但仍处亏损状态
营业收入: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,981,768,513.18元,较上年的1,835,142,510.29元增长7.99%。公司表示,营收增长主要得益于集客业务收入增加。这表明公司在业务拓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,可能是通过积极开拓市场、优化产品服务等方式,吸引了更多企业客户,从而推动了集客业务的增长。
净利润: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-464,769,221.19元,而2023年为-642,891,788.30元,同比增长27.71%。虽然净利润仍为负值,但亏损幅度明显收窄,显示公司在成本控制、业务调整等方面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效果,经营状况有所改善。
扣非净利润: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-518,492,594.18元,2023年为-697,893,665.62元,同比增长25.71%。扣非净利润更能反映公司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,其亏损幅度的收窄说明公司核心业务的经营效率有所提升。
每股收益改善,净资产下滑
基本每股收益:为-0.1341元/股,相较于2023年的-0.1947元/股,增长了31.15%。基本每股收益的提升,主要是由于净利润亏损幅度的减小,这对股东来说是一个积极信号,意味着公司每股的亏损在减少。
扣非每股收益:为-0.1496元/股,2023年为-0.2114元/股,同比增长29.23%。与基本每股收益趋势一致一直牛配资,扣非每股收益的增长也反映出公司主营业务盈利能力的相对增强。
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:2024年末为5,366,047,007.69元,2023年末为6,584,949,330.43元,较上年同期末减少18.51%。净资产的下降可能是由于连续亏损导致股东权益减少,这可能会影响公司的融资能力和市场信心。
费用有增有减,研发投入大幅增加
销售费用:2024年销售费用为213,147,528.56元,较上年的186,714,588.04元增长14.16%,主要原因是营销渠道费增加。公司可能加大了市场推广力度,通过拓展营销渠道来提升产品或服务的销售量,但这也增加了销售成本。
管理费用:为326,542,501.29元,相比2023年的377,770,938.98元下降了13.56%,系人工费减少所致。公司可能进行了人员结构优化或采取了成本控制措施,以降低管理费用。
财务费用:达到177,765,041.33元,较2023年的165,613,513.53元增长7.34%,主要是利息支出增加。这可能与公司的债务规模、融资结构或利率变动有关,财务费用的增加会对公司利润产生一定压力。
研发费用:为135,346,288.86元,大幅高于2023年的72,446,845.73元,增长幅度达86.82%,原因是内部开发支出增加。这表明公司重视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,加大了在这方面的投入,以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,但短期内可能会对利润产生负面影响。
现金流表现不一,经营活动现金流入仍可观
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:为315,026,923.51元,较2023年的424,155,171.47元减少25.73%,主要是购买商品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增加。尽管有所下降,但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仍为正数一直牛配资,说明公司核心业务的现金创造能力尚可,能够维持公司的正常运营。
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:为-424,840,444.44元,2023年为-430,754,607.28元,变动比例为1.37%,主要是购建固定资产、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减少。这表明公司在投资方面相对谨慎,减少了长期资产的购置,可能是为了优化资产结构或应对资金压力。
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:为-136,669,875.76元,而2023年为137,478,864.50元,同比下降199.41%,主要是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减少。这可能反映出公司融资难度增加或调整了融资策略,减少了债务融资规模。
研发情况分析
研发投入大幅增长,人员结构稳定
研发投入:本期研发投入合计135,346,288.86元,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.83%。其中,费用化研发投入125,997,234.79元,资本化研发投入9,349,054.07元,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为6.91%。高额的研发投入体现了公司对技术创新的重视,有望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产品创新动力。
研发人员情况: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805人,占公司总人数的14%。学历结构方面,硕士研究生50人,本科503人,专科252人;年龄结构上,30-40岁(含30岁,不含40岁)的有270人,40-50岁(含40岁,不含50岁)的有307人。研发人员结构相对稳定,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和经验,为公司的研发工作提供了人力保障。
风险与挑战
市场竞争与技术风险并存
市场竞争风险:随着“三网融合”的不断深入,IPTV、互联网电视、移动视频等新兴媒体对广播电视传统业务的分流作用日益明显,整个广电行业面临着竞争加剧和用户流失的风险。吉视传媒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,通过优化产品和服务、拓展市场等方式,应对来自其他媒体的竞争挑战。
技术风险:国内广播电视与新兴媒体融合趋势加快,互联网升级换代周期缩短,对公司技术团队素质要求提高。公司在技术前景、开发、应用等方面面临压力,为应对技术升级增加的资本开支可能影响财务业绩。公司需加强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,以跟上行业技术发展的步伐,降低技术风险。
管理层薪酬情况
董事长薪酬23.65万元,多位高管有所变动
董事长薪酬:董事长褚春彦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23.65万元。
总经理薪酬:总经理由志强于2024年8月2日任职,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0.65万元。
其他高管变动:高雪菘于2024年2月8日辞去董事、总经理职务,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.76万元;2024年8月2日,高雪菘任股东董事,未从公司获取报酬。此外,公司在2024年进行了董事会和监事会换届选举,多位董事、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发生变动。
综合来看,吉视传媒在2024年虽营收有所增长且亏损幅度收窄,但仍面临着净资产下滑、市场竞争和技术升级等诸多挑战。公司加大研发投入的举措,有望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,但需关注研发成果的转化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。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公司在业务拓展、成本控制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的进展,以评估其未来的投资价值和风险。
声明:市场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。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,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(包括但不限于个股、评论、预测、图表、指标、理论、任何形式的表述等)均只作为参考,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。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,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,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、不完整、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一直牛配资,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。如有疑问,请联系biz@staff.sina.com.cn。
盈昌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